2011/6/28

100學年度暑期學生輪值表

輪值時間

姓名

7/4~7/8

盧承佑, 胡志華, 鄒思柔, 黃威軒

7/11~7/15

陳家偉, 柯劭文, 蕭沛文, 陳豐年

7/18~7/22

徐承洋, 陳智瑋, 姜爾禎

7/25~7/29

龍浩, 沈家菁, 王郁媗, 吳偉勤

8/1~8/5

何榮俊, 余復鈞, 林皓臻

8/8~8/12

蔡嫚平, 韓峻宇, 鐘國華

8/15~8/19

鐘凱珍, 溫善文, 何慕芸

8/22~8/22

王祖宏, 陳文豪, 江志安

2010/10/18

森林科苗圃的蛻變

還記得準備擔任實習教師時的夏天,先到花蓮高農的苗圃找科主任李文正主任報到,正在上養蜂學的他,帶領著當時一班不過十來位的二林學生,在炎熱、雜草蔓長而且小黑蚊瘋狂叮咬的苗圃中進行實習,鐵絲網包圍著的苗圃裡,就是一大片樹林、雜草、育苗區、鐵皮屋,鐵絲網外靠建國路一側,還是一大片的雜草,而當時仍是農機科的耕耘機械訓練場地。

想著過去的時光,看看現今苗圃的樣貌,一切都很不一樣,我想最大的推手-李主任內心必定也是有許多深刻的記憶。

翻著過去曾留下的記錄照片,整理整理,找出過往今昔的變化。

育苗區

tn_1999_08 tn_1999_09
tn_1999_07 tn_1999_12
民國88年,育苗作業區正開始興建,當時的學生們開墾著荒蕪的土地。架設水泥柱、拉鋼索、掛黑網、用圓鍬及鑽穴機翻鬆土壤鋪設水泥試體。

SSL11525   IMG_0001
民國95年,育苗作業區已進入生產期高峰,每年培育數萬株造林綠美化苗栽。因為課程及作業使用率高,我們也依照實際使用需求進行改善,包括道路鋪設、噴灌設施、水泥柱改為C形鋼柱等。

生態池

生態池在民國96年開挖,現在的位置當時是一處堆肥坑,堆肥坑是早期眷舍拆除後留下的基礎牆及一個大凹洞,成堆的落葉、樹枝就盡情地向內丟棄成堆,等到受不了了,工友們就會放把火燒掉。為了改善景觀以及作業方式,當時李文正主任設計建造生態池。隔年為了準備承辦技藝競賽而準備育苗作業比賽場地,順勢開挖取得土方鋪設比賽場地因而產出生態池雛形。
後來幾屆的學生還利用人力進行修整、底層夯實、邊坡修整等。
97學年度科館拆遷,部分水生植物開始移進池中,主要為花蓮水蓑衣及台灣萍蓬草。但是因各項業務進行而荒廢了管理。98學年度重新放池整理,並開始蒐集水生植物進行種植,邊坡鋪設、放養原生魚種,正努力建立並維護豐富的生態池。

[本科生態池規畫重點]
1.三層次淺跌水流
自最上層出水口至出水口共緩坡下降兩次,營造森林之水涓涓細流景象。
2.生態工法邊坡
池岸邊坡以苗圃區內之塊石、木材等天然材料舖設構築,間植原生濕地或水生植物護坡,讓植物根系土壤完全融合形成一穩定邊坡,水源來自高水位的地下水,邊坡營造一水陸交界、生態豐富的草澤區。水下則以拋塊石及沉木營造多孔區域,營造有利魚蝦苗之棲息或移行之緩衝區。塊石的來源主要為本科苗圃土壤中的石塊,適當使用這些石塊營造魚苗棲地,也減少了使用機具割草時的危險。
3.觀察棧道
以婆羅洲鐵木施作,利用木材本身之高強度與耐腐性達到耐候、保存之效,減少使用防腐藥劑避免藥劑流失危害環境及人體健康。
tn_DSC_8776 tn__DSF2740
施工中                                                                    第一段完工後
4.植栽多樣性
為使水陸景觀如水岸空間、濕地、潮間帶、喬灌木等整體大環境相調和及創造有利生態保育之環境,選擇適合栽植在水岸的濕生植物及原生樹種為主要考量。
池邊之喬灌木群叢:水同木、黃槿、棋盤腳、穗花棋盤腳、風箱樹、水社柳、水柳、欖李,仿自然的複層林相栽植,豐富河岸植物生態相;另外栽植恆春半島植物,如白樹仔、鐵色、毛苦參、恆春紅豆、台灣紅豆等,形成恆春半島植物區。
濕地植物:大葉田香草、紫芋、白芋
挺水植物:豬毛草、水毛花、筊白筍、紙莎草、輪傘莎草、針藺、燈心草、水芹菜、圓葉澤瀉、齒果澤瀉、多花鴨舌草、水木賊、木賊、水丁香、野慈菇、佛蒙特慈菇、田蔥、半邊蓮
浮水植物:睡蓮、台灣萍蓬草、水金英、台灣水蕹、空心菜、白花水龍、台灣菱、水禾
沉水植物:苦草、金魚藻、水王孫
蕨類:鹵蕨、筆筒樹、水蕨、槐葉萍、滿江紅、日本滿江紅
蜜源植物:台灣澤蘭、高士佛澤蘭、冇骨消

SSL11513 
民國95年,當時仍然是垃圾坑的生態池

tn_DSC_0015 tn_DSC_0014
民國98年,
生態池保持長期蓄水,蒐集水生植物,放養原生及食用魚類

tn_L1020245 tn_L1020251
民國99年,在生態池中放置外銷歐美的誘餌鴨,包括綠頭鴨、小水鴨,作為景觀裝飾及野生動物教學使用

森林科水生生態池-設計圖-2 生態池
民國98年,農經科汪家來先生建議水生植物配置圖  民國99年,本科水生池配置圖

 

步道 
苗圃原來是邊長100x100米的方型植栽區,中央以2條交叉的水泥鋪面區劃成為田字型的樣貌。整個苗圃區除了水泥鋪面外,其餘皆為泥土路面。91年,原來農機科一塊比鄰的耕耘機操作場地轉為本科使用,使得苗圃區域延伸至眷舍區側門,苗圃瞬間加大,惟各區域間仍是以土質路面為主。
92~93年因綠廳設計畫補助,新設了連鎖磚透水鋪面;96年總務處規劃教育農園改善計畫,第二次鋪設連鎖磚,主改善養蜂區及新設標本區路面;97年申請補助改善原有標本區路面,將舊有已破損的RC舖面拆除,為了與較公園化之連鎖磚舖面區隔,採用與自然環境更接近的土壤固化舖面。
土壤固化相關資訊請參考
http://www.ibslhk.com/AS-jobref.htm
tn_旋轉森林科苗圃景觀規劃圖
民國91年,綠廳舍計畫時所設計之苗圃區劃及設施配置

tn_DSC_0096tn_SSL12147
民國93~96年,
苗圃陸續新建連鎖磚透水步道


tn_DSC_8777tn__DSF2735

民國98年,
苗圃原標本區RC舖面步道拆除,以土壤固化技術興建新步道

木製圍籬與花台

94年,科主任李文正主任提出提出優質計畫,規劃採購南方松防腐木材,率領本科同仁自行製做木製圍籬,並配合輪值課程、林產利用實習、林場實習等課程由學生負責安裝及塗刷水性保護油。94學年共完成60米長的圍籬,由苗圃小門延伸至大門。95年繼續進行第二階段工程,除了將圍籬延伸至眷舍區側門尚未拆除的空心磚牆,另外也在木圍籬的外側自行綠廳舍計畫時剩餘之連鎖磚砌花台栽種金露花,並以土木科檢驗中心測試完成的水泥抗壓試體製做花台,栽種雪茄花。97年總務處規畫教育農園改善計畫,將舊有標本園區一直到園藝科、農經科等所有鐵絲網水泥柱圍籬全數拆除,並以本科自製的木圍籬為範本進行全校改建。

tn_DSC_0022 tn_DSC_0023 tn_DSC_0305 tn_DSC_0306
民國94年,
當時入學的一年級新生利用課程進行塗刷護木油

tn_DSC_0011
民國94年,
由生機科四廠屋頂俯瞰當時自行興建的木圍籬,相當漂亮。

  tn_SSL10909tn_SSL10908
民國95年,使用連鎖磚剩料砌作花台,並栽種金露花圍籬
tn_DSC_0313tn_SSL10907 
民國95年,
進行第二階段木製圍籬工程,由上年度結果繼續延伸

tn_DSC_0039
民國95年,載運相當多的水泥試體準備鋪設花台

tn_SSL10774
tn_SSL10904tn_SSL10905
民國95年,
由農技工帶領同學開挖路面,埋設試體花台之工作記錄以及完工後的初步外觀

tn_DSC_0075tn_DSC_0098 
tn_DSCN2020tn_DSC_0097 
民國97年,拆除舊有鐵絲網圍籬,全部改建木製圍籬

生態園區指示系統

97年,執行優質計畫第二年目標,設立苗圃解說牌,共設立生態池介紹、蜜蜂生長與蛻變、苗圃鳥類簡介等3面大型解說牌,以及50面樹木解說牌,並規劃在建國路圍籬及苗圃入口安裝苗圃字樣以資區別。

tn__MG_7836tn_DSC00659 tn_DSC00661
民國97年,
設立生態及植物解說牌,以及各入口處標誌系統。


育苗溫室及戶外教室
99年,執行優質計畫第三年目標,興建育苗溫網室及大榕樹戶外教室。在原有簡易溫室旁邊設立新型的溫網室,長16米寬7米,內設有三座育苗植床,採用弧形頂棚,自動噴灌及自動外遮陰網,手動捲揚PP防蟲網。興建過程順便將一株龍王颱風時風倒之櫸木移到舊科館拆除後整建的山丘上作為景觀樹。
戶外教室設立在水池旁邊的大榕樹下,共新購天然蛇紋石桌椅共36個椅面及7桌面,可供一個班進行分組教學。

tn_L1010823 tn_L1010831 tn_L1020274 tn_L1020304
民國97年,育苗溫室興建記錄及完工後內部設施。

tn_L1020305
民國99年,戶外教室區地面鋪設3分碎石級配,放置石桌椅。

tn_L1010827 tn_L1010830
民國99年,移植風倒櫸木至舊科館的綠地山丘,作為主景樹。

2010/3/8

99年植樹節「植樹造林.森活花蓮」

本校森林科於99年3月6日(星期六)上午參加花蓮縣政府主辦之植樹節活動。本科由一林導師孫文惠老師帶領同學,實地種植樟樹、光蠟樹、楓香等苗木計100株;另外本科並提供”優植”木-竹柏計1,000株,贈送參與現場活動的鄉親,氣氛熱烈。

 _MG_8407 _MG_8411 _MG_8424 _MG_8435 _MG_8438 _MG_8444

_MG_8447 _MG_8449

_MG_8452 _MG_8458

_MG_8462 _MG_8481

_MG_8488 _MG_8490

 

相關新聞網頁